北大女博士患"漸凍癥" 專傢呼籲建罕見病細胞庫
科研人員正在對血液及其細胞進行病理分析。 吳蘭 攝
中新網合肥10月25日電25日,安徽一傢研究機構已經獲得北大“漸凍癥”婁滔博士的血液樣本,並為其制備細胞株,著手建相關疾病模型中。記者采訪獲悉,這將需要數月的時間,才能完成相關實驗。
近日,29歲北大女博士婁滔的一則遺囑引來社會關註和熱議。婁滔在2015年患上漸凍癥,日前在她清醒的時候留下:死後將器官捐獻,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的遺囑。遺囑一經公佈,“懂事的好孩子,希望天堂沒有病魔”、“好姑娘”、“遺囑看哭瞭”、“天使”是網友們的留言,點贊更是無數。
漸凍癥,即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癥(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,ALS),是一種漸進且致命的神經退行性疾病。約10%遺傳自父母,90%的漸凍癥發病原因不明。
記者采訪數位專傢,他們為婁滔點贊的同時,希望公眾能對罕見病患者更多關註。
專傢們期待能盡快建立中國的罕見病細胞庫,尤其是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(iPSC)疾病細胞庫。通過建立疾病模型iPSC(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s,誘導多能幹細胞)細胞庫,促進疾病機理研究,可縮短藥物研發時間,促進罕見病早日診斷和“精準”治療。
iPSC由日本科學傢Yamanaka研究組於2016年使用逆轉錄病毒將Oct4/Sox2/c-Myc/Klf4四個轉錄因子導入小鼠皮膚成纖維細胞首次獲得。2012年,因iPSC的研究成果,Yamanaka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獎。
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、世界衛生組織器官移植顧問、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(COTRS)主任王海波說,中國器官捐獻的主體是腦死亡患者,2016年實現器官捐獻4080例,年捐獻數量位居世界第二位,但是罕見病捐獻者的比例甚少。
他認為,婁滔作為器官捐獻志願者的行為非常高尚,令人感動。但目前現階段急需的是如何更好地幫助她和她的傢人。
他說,通過婁滔這件事情,希望能夠喚起公眾的器官捐獻意識以及對罕見病患者的關註。
中國遺傳學會人類與醫學遺傳分會委員孫良丹博士介紹,目前僅有1%的罕見病能夠得到有效的藥物治療。但是罕見病以及其他遺傳病的科學研究面臨遺傳機制不清、樣本量小、患者分散、隨訪不足和組學數據缺失等瓶頸。隻要建立一種疾病的iPSC細胞系,此種疾病的遺傳背景就可以被永久保存下來,解決瞭病人樣本量小、活體組織無法長期儲存,以及保存疾病樣本組織使用次數有限、組織細胞長期儲存的活性問題,也解重低音電容推薦決瞭疾病研究材料的來源問題。
另外利用病人成體細胞樣本制備含有此種疾病遺傳背景的iPSC,通過研究iPSC定向誘導分化為病變的組織細胞的過程,可闡明疾病發生的分子病理機制,也可通過規模化藥物篩選,篩選出適合治療該種疾病的藥物分子。
中盛溯源首席科學傢、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發明人之一俞君英博士認為,建立一個涵蓋多種遺傳疾病和罕見病的疾病幹細胞資源庫,對闡明疾病的分子機理和在體外篩選測試新藥都具有現實意義。通過將病人的幹細胞定向分化為人體功能細胞,可以在培養皿中再現人類疾病,這將大大提升新藥研發的效率。未來我們可對攜帶基因缺陷的疾病幹細胞進行基因修正,並將健康的細胞移植回病人體內取代致病細胞,用來治療疾病。
她建議:政府牽頭並整合企業、醫院、科研單位與社會各界的力量,早日建立中國罕見病相關疾病尤其遺傳疾病模型的全國性iPSC細胞庫,這對於遺傳疾病的病理機制研究和治療方案研究、解決病人疾苦、推動我國幹細胞基礎研究及臨床應用轉化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。
北大"漸凍癥"女博士欲棄療 病友用眼動儀寫低音喇叭電容信鼓勵
近日,北京大學歷史系女博士婁滔患“漸凍癥”,口述遺囑希望捐獻遺體一事引發多方關註。不過婁滔的傢人表示,最近一段時間婁滔的情緒經常出現起伏,多次表示希望放棄治療,而許多“漸凍癥”病友則通過各種方式,鼓勵婁滔能夠堅強地生活下去。
本文來主動式重低音電容源:中國新聞網 作者:吳蘭
責任編輯:何雨芳_NN5632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
留言列表